小奇迹日出现

来源: 致远投教  日期:07-31  点击:102261  属于:精品文章

在《等待大奇迹日》,我提出在本次二次探底的过程中,需要耐心等待大奇迹日,今天沪深300上涨2%,半日成交5500亿,相当于之前的全天的涨幅,可以称为“小奇迹日”。
 

为什么是小奇迹,因为目前市场还没到极端水平,最新ERP 是85%分位数,刚刚到均值以上的1倍标准差。目前还没有到极端水平,但是总体我们在距离底部区间更加接近了。


除了关注市场短期的变化,我们也需要去研究更长的历史。唐太宗的“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”说的很有道理,一个人看未来能看多远,取决他读历史能读多久。


一个人预测和应对未来的能力,取决于他对事物变化背后的因果关系的理解;一个人理解这些因果关系的能力,来自于他对以往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研究。


作为个人而言,看待事物的观点往往受到自己的经历,见闻所影响,但其实每个人所经历的时间,仅仅是漫长历史的很小一部分,很容易全神贯注盯着眼前,而无暇跳出思维圈,所以也很难对未来时代的变化进行预估。


真正想要适应未来的时代,需要拓宽视野,研究事物发展的宏观规律、周期,以及背后的重要关联,去理解我们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,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。


而且站在当下而言,人类社会有相当丰厚的历史可供研究,一些重大势态的发展,曾经在历史上多次出现。


在周期中,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的变化是常态,而不是例外。


比如房地产周期,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他从低位开始上涨到21年见顶的十五年,如下指标可以代表整体的趋势。


而房价从较低上涨到高位的过程,给很多人特别是50、60后已经彻底洗脑,因为在他们的中年时期,身边太多人因为房地产而富裕,而现在即便房价已经下跌第三年,他们依然不愿意相信房地产周期已经发生了变化,依然相信房价还会涨。


这并不是一代人特例性的问题,古往今来,大多人数都认为,未来只是近期历史稍作修改的版本,而事实上,未来很可能和大多数人所预期的情况迥然不同。


“比如现在仍然在熊市转震荡市,未来大部分人也觉得会维持,认为未来几年也不可能是牛市。“


这种认知的局限就是来源于我们只经历了周期中的小小一段,导致认知的视野受到了限制,为了打破这种认知局限,我们必须跳开当下,更加深度去的研究历史,了解事物背后的真正规律。


所以在嘈杂的当下,我开始增加阅读,增加深度的思考,我相信长期以往复利的积累,这种认知的提升对于将来的投资而言非常有意义,而忙碌于分析每天发生的各种事件,可能是无用的忙碌。


对于个人而言,时代的大beta其实是国家兴衰的大周期,下图展示了过去500年11个国家的相对地位变化。


这个相对变化的指标是由8个不同维度的国家决定因素计算的,通过观察上图,可以发现:


1、在过去500年,中国、荷兰、英国、美国占据过世界第一的位置,国家之间的更替时间在100-200年之间。而且从纸币信用时代开始,对应当时的世界货币荷兰盾、英镑、美元,最新的世界储备货币是美元。


2、每个国家都会经历上升,见顶,回落的周期,不论是曾经的世界第一中国、荷兰、英国,还是其他尚未问鼎第一的德国、日本、俄罗斯等国家。


3、美国在19世纪的二战确定了世界主导地位,在过去100年是世界最大的国家;


4、中国在16世纪前后曾是世界第一大国,永乐三年(1405年)的郑和下西洋就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上的相对实力,从19世纪开始迅速衰落,在20世纪中后叶再次崛起,并且削弱了美国的主导地位。


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更能理解中国发展的历程,以及面临的未来的道路,中国的衰落来自清朝的闭关锁国,导致错过工业革命,和世界一起共同发展的机遇,而最近崛起主要来自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,串起来就能理解为什么国内的政策一直坚持高水平开放,坚持更加开放;


而从相对地位来看,美国从18年开始对中国进行制裁,这对我们很多产业都形成发展制约,但其实这背后也是因为我们变强大的,因为我们的强大,成为美国潜在的竞争对手,所以才会被打压,而这根本算不上多坏,而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

这次三中全会提到,目前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,很多方面的经验都不再够用,需要通过探索结合实践检验逐步摸索,这是一个长期战略问题,而非短期几年的经济问题;


最近依然有投资者抱怨对政策失望,觉得没有刺激的政策,带来经济活力的提升,但是走老路,短期几年的高增长,对长期国力没有帮助,反而降低了后续政策的空间;


比如房地产市场,如果继续棚改货币化,继续大搞投资,短期经济是提振了,但是然后呢?谁来住已经供给过剩的房子?谁来负担激增的债务?三年之后政策出尽,谁来维护后续市场的稳定?


短期的政策只能缓解趋势的变化,但是很难扭转朴素的经济规律,短期掩盖住的问题,长期可能会积累出更大的风险;


所以我们更能理解昨天的政治局会议谈到的:


”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,国内有效需求不足,经济运行出现分化,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,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。这些是发展中、转型中的问题,我们既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,积极主动应对,又要保持战略定力,坚定发展信心,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。“


所以从二十大以来,到今年两会、三中全会,政策的思路更加明朗了,就是着眼于中期国家实力的发展,对于短期的阵痛,需要去忍耐,去克服。


达里奥总结了在国家兴衰中的8个决定因素,而且这8个因素是有逻辑支撑的


1)在国家开始兴起的初期,首先上升的是教育实力,教育实力的提升后推进创新和技术水平提升,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国家竞争力,在军事上的实力随之提升(军事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水平);


2)在这些偏基础条件的提升之后,国家的世界贸易份额和经济产出同步提升,由于贸易的增多,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在提升;


3)最后一个提升的就是确定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。


而且从衰退的顺序上,也是先从教育、科技、军事开始衰落,最后一个衰落的是储备货币,因为人们使用一种货币具有习惯性,持续的时间比国家实力保持的时间更长。


所以基本从8个决定因素来看,在中美的交锋中,超越美国的顺序应该先是教育和科技超越,军事超越,竞争力超越,然后是经济体量超越,世界贸易超越,金融中心超越,最后人民币实现国际化。


所以结合当下,最当务之急的就是教育和科技的水平需要提高,所以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对教育和科技提出的要求最多。


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“安全”、“教育”、“风险”三个词汇出现的次数分别为16次、5次和4次,高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6次、3次和1次


另外新提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:在后面科技创新提到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,这表示可能在大学教育、科技孵化、专利保护制度上面有所革新;


其实这就是基于长期历史研究后总结出来最适合中国当下的道路,当我们的教育水平和科技超越美国,叠加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,实现军事、各个维度的超越已非难事;



虽然短期我们的经济有波动,但是我们正在走中期的上坡路;


过去五年,中国的通信、新能源、汽车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而未来,更好的建设教育体系和鼓励创新,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超越。


而与之伴随的是金融中心的实力的提升,这表明资本市场的波动仅仅是阵痛,而非毁灭,伴随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,金融中心在世界的吸引力,话语权都会加大。


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,虽慢犹行,虽远必至,仍对未来的上坡路,表示信心。


对于当下的市场投资策略,我们假设本轮二次探底的最低点位是2635,现在相比最低点位的距离只有10%,我们无法在最低点位all in, 只能在性价比提升到较高水平之后加大定投,获取长期的收益。


所以在最近的调整中,我准备继续增加A股市场的持仓,继续投资如下几个组合:


【15年300万共赢攒钱计划】


金额我设置的是1000元,一定要选自动跟投,这个金额就是长期对标15年300万的目标,目前已经攒了12.11万,本金是12.8万。


总投资收益率(-5%)=β(市场回报-14%)+α(超额收益4%)+γ(科学的买卖方法5%)


尽管最近1年市场情况并不好,但是通过深度研究优选基金+科学的基金买卖方法,较大的负收益率被抬高到略有亏损,这充分体现深度研究和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。


主理人近期会增加红利\价值\港股的配置, 并且昨天在2865的位置主理人进行了发车,后续在等待大奇迹日的过程中,会增加发车的频率,所以一定要选自动跟投。
 

【最新行业估值表更新】

截至今天 ,19个行业已经进入了低估值区间。

联系我们

手机:13351181067

邮件:xwzyguanfang@tom.com

地址:上海市青浦区九溪十八岛

扫码关注公众号或添加财富经理
公众号
公众号
财富经理
财富经理